主張
關於完美
追求完美,必定要付出……
生活中要求完美,容易自苦。世事本來就難盡如人意,何況什麼是完美沒有定論,別人看著覺得很好了,卻無法過自己這關,只是為難自己。所以心中常常提醒,別要求太多,適時地放過自己和別人。
但是對珠寶,欣賞「追求完美」,因為那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,而且是珠寶價值的一部分。
追求完美,必定要付出,珠寶也是,甚至得不計代價。其實珠寶的奢華本質,就是有人為了那微小的細節,不惜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,精雕細琢、慢慢成就。
珠寶圈追求的完美,最終是在爭是那耗費高成本的最後10分。多數的人,達到90分時就會罷手。但是就有人一定要努力做到100分,起碼是自己心中的100分,為此不計代價。如果90分的成本是1000,最後10分的成本可能就要這個數字,甚至數倍。從做生意的立場來看,完全不合算,應該停手了。但是追求100分的人咬緊牙根、握緊拳頭,不管,就是拼了!
他們願意為一丁點的差異付出,願意為極細微的不同而努力。有些珠寶人對自己的作品吹毛求疵,一點點不OK,拆了重做,而沒過關的那個點,很可能是旁人未必看得到或看得懂的「問題」。
珠寶是在細微處較勁,小處著眼是關鍵,因為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。鑽石就是很好的例子,少一點點、多一點點,對一顆鑽石就有影響。它的價值全都決定在那得用放大鏡用力看的一點點,高下全在細微處,重量如此、顏色如此、淨度等級如此、車工也是如此。
鑽石中有一種車工,被稱為「完美車工」(ideal cut, 或稱理想車工)。西元1919年,數學家Marcel Tolkowsky用數學方式計算出一種模型,依著它切磨鑽石,鑽石的亮光(brilliance)、火光(dispersion)和閃光(scintillation)三種視效可以展現到平均的極致,稱為完美車工,也就是我們現在很熟悉的圓形明亮型車工。他算出的這套公式,主要是關於鑽石各部分的比例及角度。但是這套公式的數字都是一個範圍值,不是精確的單一數字,發展到後來,就有追求完美的珠寶人,以這種車工為基礎,自行縮小範圍值,在其中較勁。
品牌Hearts on Fire有一句取得專利權的口號:「全世界車工最完美的鑽石」。它敢這麼喊的重要關鍵就是,鑽石車工的每一個角度和細節,都自我要求到高點。例如,一克拉鑽石的直徑,一定就是6.5MM上下0.02MM。 些微差距就會有較大影響的「冠部角度」, 一定要求是34.XX度,精確而不給自己含糊的空間。並且運用科技,放大檢視能力,在刻面的對稱性和磨光上,追求好還要更好。
因為力求完美,切磨的時間拉長了,最重要的是鑽石原石的耗損率比一般高,於是疊高了成本。追求完美,必須付出,這是一例。
珠寶精益求精的結果看得出來嗎?當眼力愈練愈利,當然沒問題。即使經驗不多,也無妨。因為評比寶石和珠寶的視覺效果,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在一起比較。那點些微的差異,單看未必清楚;放在一起比,還是會看出不同。何者線條較佳,那個亮度較高、那一件顏色較美,比一比,馬上知道了,別懷疑。
圖片提供:Hearts on Fi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