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石
一份清單
珠寶的本質是炫,用來炫富、炫感情、炫美麗。但是有些人、有時候不愛那麼張揚,炫還是要炫,強度要降低,於是有一類珠寶就出線了。
這類珠寶的特色,簡單說,就是減低亮度,降低色彩鮮艷飽滿度。珠寶原是追求耀眼吸睛,這類珠寶算是自廢部分的功力,追求的是曖曖內含光,特別適合某些想被看到但不想被看得清楚的人。
減亮度
從寶石的車工說起。寶石車工的演進,主流的思維是釋放寶石更多的光采,也就是追求愈來愈耀眼。所以想要在耀眼程度減幾分,必須回望過往。
以彩色寶石來說,圓凸型車工(Cabochon,或譯蛋面車工)在耀眼程度上遜於刻面車工(facet cut)就比,也比刻面車工古老。這種車工,簡要地形容,就是把寶石的面琢磨成一片光滑圓弧凸起,所以寶石的色彩飽滿凝斂,沒有那麼清亮閃爍。
以鑽石來說,除了麗質天生,人類在它身上下功夫的種種研究,已經釋放了它所有的光采。所以不想這般耀眼,就往骨董車工去尋覓。
玫瑰型車工(Rose Cut)是一個選項。這種數百年前的老車工,基本形狀是底面平坦,再以小刻面層層連接,隆起若圓頂,看來像一朵玫瑰而得名。它不像我們現在習見的明亮型車工那般的閃耀,而像待放的玫瑰花苞,清雅可見麗質。
減色彩艷度
彩色寶石追求的是色彩嬌艷飽滿,因為最容易被看到且迷人。有的寶石的色彩還有近似霓虹的效果,色彩躍動,更是奪目,帕拉依巴碧璽(Paraiba tourmaline)就有這樣的魅力,經典色宛如陽光下的游泳池藍。這樣的寶石就是招搖,無法內斂。
彩色寶石想要低調些,就像畫水彩,為原色添點灰調,可以降低明艷飽和度。
藍色拓帕石(Topaz )中,有一種俗稱「倫敦藍」 (London Blue)的顏色,藍中帶灰,好像經常蒙霧或落雨的倫敦天空。對比很多人喜歡的一種像朗朗晴空的艷藍,它顯得安靜且世故。
帶有適度灰調的彩色寶石,就是比較有成熟的韻致。 畢竟人生難有絕對的黑白,而是一大片的灰階,繽紛彩色添了一些灰,似乎更映照人生的實情。碧璽是所有寶石中,擁有最多色彩的,它的繽紛都帶著濃濃淡淡的灰。紅碧璽( Rubellite)的紅,是可以紅艷如紅寶石,因此得名,但是多數都是帶有灰調的紅,別有東方風情。其他各色,也都有灰調,是很「大人味」的寶石。
隆低透明度(transparency)
這也是一招。透明度是評鑑寶石品質的一種標準,愈是透明、愈是耀眼。所以想要退一步,可以選擇在透明度上降級。有些寶石天生半透明,無法那麼亮麗,無法被看透,朦朧曖昧,反而生出意境。東方人偏愛玉石,部分原因在此,畢竟現實生活中,謙和、含蓄、內斂,都是被推崇的特質。
降金屬耀眼度
寶石減了亮度和彩度,金屬也得配合著。黃金和黃色K金的金色是亮燦燦的陽光,是張揚耀眼的;銀則是溫潤迷人的月光,有著曖曖光輝。白色的k金和帶點灰調的鉑金,雖然沒有白銀的溫柔,也收起了一些張揚的力道。
不管是金色或銀白,金屬的表情都還可以再調整,加進霧面的處理或是刷出細紋,表情都會內斂些。即使是金陽,也不是酷夏日頭炎炎逼人,而是和煦送暖的春陽。
這些自廢耀眼功力的選擇,都是我的偏好,寫了半天,我是列出了一份「我的偏好」清單,藉此,無意中也表白了,自己正是那種想被看到又不想被看得很清楚的人。
圖片提供:CARTIER、BVLGARI、GEORG JENSEN、龔遵慈
原刊載於BAZAAR